定义
门面模式又叫外观模式,它提供了一个同意的接口,用来对访问子系统中的多个接口。它的主要特性是定义了一个高层的接口,让子系统更容易调用,是属于一种结构型的设计模式。
代码
1.通用的写法,这里创建三个子系统和和一个门面系统,门面系统提供三个方法分别调用子系统的方法。
1 | public class SubSystemA { |
1 | public class SubSystemB { |
1 | public class SubSystemC { |
1 | public class Facade { |
2.写一个测试类,创建门面系统,然后调用方法。
1 | public class Test { |
3.查看结果。
4.类的结构图。
实际场景
比如模拟一个商品积分兑换的场景,兑换一个商品需要三个步骤:1.确认用户的积分是否足够。2.完成支付流程。3.进入物流。这里就分别创建这三个系统(Service类),然后创建一个门面系统。然后在门面系统中分贝调用这三个子系统的服务。
1.创建商品类。
1 | /** |
2.创建积分校验系统。
1 | /** |
3.创建支付系统。
1 | /** |
4.创建物流系统。
1 | /** |
5.创建门面系统。
1 | public class OrderFacadeService { |
6.测试调用。
1 | public class Test { |
7.查看结果。
总结
1.门面模式的优点:
(1)简化了调用的过程,无需深入的了解子系统,以防给子系统带来风险。
(2)减少系统依赖,降低耦合。
(3)更好的划分了访问的层次,提高了安全性。
(4)遵循迪米特法则,即最少知道原则。
2.门面模式的缺点:
(1)当子系统的功能需要扩展时,门面系统也需要进行扩展。容易带来未知的风险。
(2)不符合开闭原则。
(3)某些情况下可能违背单一职责原则。